政务要闻
永定生态治理: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
发布日期:2014-06-09 10:24:24  来源:永定新闻网   作者:马斌  阅读:  

 

    昨日,卢定华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自家果园,察看果实长势。“今年气候还不错,挂果应该会比往年多些。”卢定华说,“如果还是30年前的老样子,别说种果,连水都藏不住。”

    卢定华的果园位于永定县仙师乡深塘村。这个曾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方,经过30来年的治理,如今已是花果飘香的水果之乡,走出了一条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的生态治理之路。

    1984年的水土流失普查显示,仙师乡水土流失面积有3.4万亩,占全乡土地面积的16.8%,“光头山”有127座,连绵不断地分布于10个村庄。1983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爬上仙师的攀增岗,放眼望去,发现可见之处都是“光头山”,当即称仙师为“闽西第二河田”。

    仙师水土流失治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治荒”与“治穷”相结合。1983年至1991年以“治荒”为主。该县通过“示范——推广”的形式,把政府在试验山上示范治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向全乡推广。1991年后以“治穷”为主,在山场发包给个人的基础上,带动大家种植有经济效益的蜜柚、杨梅和脐橙等水果,改“要我治”为“我要治”,最终形成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目前,仙师全乡种植蜜柚、脐橙、杨梅、枇杷、美蕉等水果1.4万亩,年产值达到5600万元,收入有2240万元。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9%,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下降到6%。

    此外,永定县作为我省重要矿区,矿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也是一大亮点。

    产煤大镇培丰镇一企业采矿点,原本光秃秃的碎石山上已是一片嫩绿。之前,企业主陡峭的山体岩壁上挖掘一排排整齐的小“阶梯”,然后在“阶梯”里撒上容易生长的草树种子,并盖上一层透气的布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可长出嫩草。

    培丰镇由于矿产资源大量开采、矿渣堆积不规范、植被破坏、水资源减少、地表水下降等原因,全镇水土流失面积达9.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8.98%。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培丰镇跟采矿企业签订水土流失治理责任状,要求企业加快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目前,该镇400多亩水土流失严重的矿石山不仅重新穿上了“绿衣”,还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生态治理工作彰显双重效果。

    为了治理矿区的水土流失,永定县积极探索建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生态发展模式,采取弃土弃渣回填、建设截水沟等措施,辅以土地整治和种植树草等办法,治理矿区水土流失,从根本上解决了尾矿库、排土场的安全隐患。目前,该县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2.6亿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面积达1.5万多亩,规划内矿山治理率达95%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该县加快绿色转型,积极引导一些产煤乡镇、村跳出“黑色”煤炭产业的桎梏,向“绿色”种植产业进军。2010年4月,坎市镇新罗村从漳浦引进一家原生态园林公司种植绿化苗木,种植樱花、红枫、罗汉松等绿化苗木390亩,同时带动村民转产,跟着种植珍贵苗木。

    土楼景区乡镇的水土流失治理,一方面绿化、美化了永定土楼景区,使得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土楼“清新游”,带动了景区农民增收致富。

    永定县结合景区建设和景观打造,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对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地实行退果还林,将部分红柿果园改种或套种一些常绿又具有观赏性的经济作物;规划实施总长65公里的4条旅游公路绿化工程,对公路铁路沿线、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等实行全面封山,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水土流失严重的乡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土楼景区引进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并适时举办采摘节、观光节、文化节,加快推动转型发展。

    据了解,永定县旅游产业带动城乡居民分别增收700元和600元,特别是景区群众人均增收达3500元以上。


   上一篇:全国网媒视频主持人“清新福建行”活动在榕启动
   下一篇:北工南旅:助力永定加快崛起

版权所有@copyright: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闽ICP备10207656号-2
地址:中国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河滨路1号 电话:0597-5939631 传真:0597-5939631
技术支持:永定网 电话:0597-555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