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婚俗

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Admin 2025-08-26 14:22:49 95


打新婚

在龙岩永定的坎市镇,这种“打新婚”习俗却是当地客家人最吉祥的仪式。每年正月十一日,上一年度的新婚夫妇齐聚于开基祖林氏太婆的墓地前,被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老持杖“捶打”。据说被擀面杖打过,来年这一对小夫妻便能得偿所愿,生下一个胖娃娃。

  

  棺材消失留风水宝地

  说起这种特别的习俗,我们不得不提坎市卢姓的开基祖林氏太婆。据说这位老人家年高德劭,辞世出殡正好是农历的正月十一。

  当时天上下着大雨,送行的子孙和亲邻将棺材抬到半路时,被暴雨挡住了去路。无可奈何的人群只好暂时放下棺木走避,不料一场雨过后,老太太的棺木竟不见了!当地百姓认为,棺木所停留之地一定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故老太太有灵,自选了最后的栖身之所。

  这个故事听起来充满了神异色彩,显然是后人穿凿附会。不过林老太太年高百岁毋庸置疑,加上她一生子孙满堂,在世人的眼睛里已算得上富贵。自那以后,当地在每年的正月十一都会将上一年度的新婚夫妇集中起来,到老太太的墓地前集体“打新婚”,以祈求早生贵子、男女绕膝。传承至今,这一习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女性祖先崇拜之遗风

  每年的“打新婚”是坎市的重头戏,当地的百姓自然不敢怠慢。按照祭典中的献牲大礼,坎市人会以“少牢”标准备好全猪、全羊。

  为更契合“生育”的主题,他们会往羊的口鼻中插入柏树枝,象征如丰茂的柏树般开枝散叶;同时,往猪嘴里塞入油菜花或当季田野上开出的鲜花,寓意开花结果。

  特别的是,吉祥事在墓地前举行已是惊人之举,更何况这还是女性的墓地。坎市标新立异的“打新婚”,成俗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的源头去找寻答案——八闽大地至今仍有不少闽越遗风,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便是其一。有了这个解释,坎市客家“打新婚”便不再离奇。

  午后时光一到,上一年度新婚的男男女女便集中到林老太的墓地前。这时候,请出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老,“打新婚”仪式正式登场了。

  

  擀面杖“打”出欢乐

  上一年度第一对结婚的卢姓夫妻谓之“新婚头”。仪式开始前,他们会带领其余男女向祖先倒身行礼,寓意不忘本。随后,舞狮队、锣鼓队纷纷登场,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合族祭拜林老太太。

  当鞭炮再次响起,长老挥动手中一根擀面杖,从新人的左肩落下,再轻轻滚到右肩,嘴里还不忘念着“早(左)生贵子,又(右)生贵子”之类的吉祥话。此时再瞧瞧这根特别的擀面杖,已被喜庆的红纸包裹装点,上书“早生贵子”等吉祥大字——此时落在新人肩背上格外显眼。

  “打人”的长老必须是族中推选、众望所归且子孙满堂的有福之人。如果长老正好爱开点玩笑,那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此刻他还可以喝点小酒,装出喝醉的样子——摇头晃脑、步履蹒跚,分分钟能把现场热闹的气氛推向顶点。

  那些害羞点的新媳妇见了总作势要逃,长老只好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跑,常逗得围观的群众捧腹吐出一连串“哈哈”,很有原始的狂欢味道。

0597-5939631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