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玩转土楼 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游记
发布日期:2015-12-24 08:14:35  来源:  作者:  阅读: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位于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洪坑,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区。土楼王子振成楼、五凤楼经典福裕楼、宫殿式方楼奎聚楼、袖珍圆楼如升楼等各种风格各异的土楼依山傍水,巧夺天工。野碧风清山沟,古朴典雅的土楼,书写着客家人田园牧歌的诗意。

进入鸭子地停车场,映入眼帘的是客家民俗文化村牌楼,正面对联“着土为大、因圆而恒”由余秋雨所书。

鸭子地溪边一座小小的庙宇叫丰盛堂,关于鸭子地,老乡们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300多年前这里风水极佳,是一块九五至尊诞生之地,却因一只从这里飞出的鸭子泄露了天机,而被破了龙势。

穿过游客服务中心,来到客家名人星光大道,客家人遍布四海,这里记载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家名人。

星光大道对岸的环兴楼已有500多年,楼的背面有个缺口,相传太平天国部队攻打时烧的,将近两个世纪过去了,被毁的墙体风吹雨淋依然不倒。走在墙下,人显得那么的渺小。

庆云楼戏台前有个小水塘,水在楼边,楼在水中,别有一番滋味。

洪坑八景之一“狮港观鱼”,看了半天,没鱼!

绕过一个小弯,溪的对面是天后宫。“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近代中国人迁徙三部曲,过去客家人为了谋生,背井离乡下南洋,家人希望海神保佑。所以在永定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妈祖庙。又因洪坑人多为林姓,与妈祖同姓,所以本村人还亲切地尊称妈祖为姑婆,将这个庙称为“姑婆庙”。天后宫后面,曾有一座魁星阁。魁主文章,那里曾是祈求功名的地方,有洪坑八景之一“星阁吟诗”。

天后宫前面日夜翻转的水车和静候数百年土楼遥相呼应,诉说着土楼人的智慧和耕作艰辛。

水车旁的玉成楼堆满酒缸,楼内酒香四溢。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酒,酿酒,是一种很纯朴的民风,如同岁时节令。即使不喝酒人家也要酿上一缸,来了客人,倘若没有米酒,再丰盛的菜肴也有失热情的气氛。

飘柔,就是这么自信!

再往前走有个小水塘,土楼映在水中。

旁边就是家训馆,前些日子王岐山书记和贾庆林先后来参观的地方

周末遇上婚俗表演的队伍,吹吹打打好一阵热闹。

家训馆对面就是福建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土楼王子“振成楼”,2010年大年三十,胡锦涛同志视察时称之为“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振成楼是座八卦楼,始建于1912年,花了当时的8万光洋,相当于今天的几千万元,这还不包括当时的人工工资,用材、装饰极为讲究,土豪级别的!

振成楼分为内外两环,是一座楼中楼。外楼主人居住,内圈以前是专门招待客人的厢房。

中厅4根近5米的石柱拔地而起,镌刻喻意深远的楹联。“振乃家声好就孝弟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胡锦涛同志在2009年大年三十那天视察振成楼的时候,轻声念颂这副楹联,仔细地品味这幅楹联蕴含的客家文化内涵并大加赞赏。

楼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口井,正好是八卦的阴阳两极。

全楼设有三道大门,为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平时楼内居民皆从左右两侧门出入,天门则长年关闭,逢年过节或婚丧喜庆等重大节庆才启开。

楼的东侧厢房是醒庐私塾

西侧厢房是当年切烟叶的手工作坊,永定的烤烟品质优良,在清乾隆年间还成为朝廷贡品,获得乾隆帝御赐“烟魁”金匾。振成楼主人生产切烟叶的工具烟刀,赚取了第一桶金,使该家族成为永定首富。

振成楼往前走是榕荫消夏,这棵大榕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茶余饭后,老大爷们就扛个烟杆或卷个“喇叭筒”在这里边下棋边抽烟,老奶奶们就在这里缝缝补补,很多人的欢乐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一代又一代坐在树下的老人们已作古成仙,当年光着脚丫在这里玩耍嬉戏的少儿郎,也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有的甚至举家在外发展。岁月变迁,却带不走留下这棵大树下的记忆。榕树下供奉的这个神位是公王神位,设神位于此,希望公王保合境和睦与安宁。

每逢周末,一帮民间艺人都在这表演打十番。十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宫庭音乐,在闽西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榕荫对面是“三阳开泰”,其中 的阳临楼是凹字形土楼,建于崇祯年间。楼院有个“文福居”青砖门,老太太说当年这里有间私孰,小小书童调皮玩耍,不慎失火烧毁,如今仅剩一扇青砖小门。

这个方向看,是洪坑八景之一“笔峰樵唱”。想象下,每当夕阳西下,樵夫归来,日照西山是何等美丽的景色。

拍时正好一帮小盆友放学从外婆桥走过来,修桥修路,予人方便造福众生,是一种功德。月娥桥,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外婆桥,这座桥是乡贤为了纪念他的外婆而建造的。修桥,也是一种修行。

往前走是殿堂式的奎聚楼,奎聚楼的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成一体,有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是虎眼。奎聚楼主原为仕林中人,后官场失意,便做了生意,家财百万,可他从未忘情于文。楼门楹联:“奎星朗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楼主殷切期望的是奎星光辉永远照临,儿孙文运亨通。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

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

进入门内,门厅两边墙上各有一个壁橱。左壁橱写着“敬惜字纸”,纸是文化的载体,读书之人必须珍惜书纸张,用过纸张必须放回这壁橱里。右壁橱上写着“月出之光”,这是放置灯火处的儒雅用语。

中门下端有一幅对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横披“是亦为政”。当年楼主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染,希望后代发扬祖宗光辉的文化道德传统,在科名和功业上一代胜过一代。

沿着石阶往下走是秀外慧中的福裕楼,相比奎聚楼虎虎生威的“霸气”,福裕楼风格更像个婉约的文人。该楼外形像三座山,含三兄弟“三山”之意。按高中低三落、左中右三门三格布局,兄弟共居一楼,又各自成一单元。既分又合,很有特色。楼门坪和围墙用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浑然天成。

两边门上分别写着“常棣”、“华萼”。据《幼学琼林 兄弟》篇云:兄弟既合,谓之华萼相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诗经.小雅》篇中常棣即棠棣。楼主引经据典,以树叶和花蕾作比喻,表明兄弟和睦团结,合力兴建此楼。外墙还有涂有那个时代的标语。

进入门厅穿过这个屏风门,映入眼前的是中厅。天井的两边放有一排官牌,据说楼主三兄弟曾因行善积德而被清政府封诰四品“朝政大夫”,也因此得以所以建造这种规格的府第式土楼。中厅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常棣客栈古色古香,不少中外驴友在这体验一把土楼人家生活乐趣。

村庄的尽头,有座林氏蒙学堂。1903年林氏三兄弟老三在洪坑村头独资兴建了一所古色古香、中西合璧日新学堂,当时汀州府府太爷张星炳为学堂题字——“林氏蒙学堂”, 在校门额下方还有英文“the daily new school”,当时在这么偏僻的山区里,就有如此新潮的学堂,可见土楼人的思想十分新进的。

客家人的传统中读书不是带有功利性的,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即使在很贫穷的客家山区里也十分重视教育。在客家人的观念里,学识渊博的人是最受尊重的。

河的对面,有座袖珍形的土圆楼。

如升楼为迄今最小的圆土楼,已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楼主原先家中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用了3年时间建成如此圆楼。因楼小,外观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米升”,故名“如升楼”,当然,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沿着小溪往回走,清澈的水与楼融为一幅画。

溪水边一个老阿婆正在浇菜

林氏祠堂,至今还保留有民国总统黎元洪书“林氏家庙”四个字,并且在祠堂内还留存有清朝末位皇帝宣统的老师陈宝琛为祖祠题写的书联一副:“忠孝能存天地纪,山川长毓子孙贤”。祖祠前原来立有功名柱十来支,后因文革被毁,如今家庙前复原耸立的20多根功名柱,列举的就是该村从清嘉庆至民国期间培养出的众多人才。

功名柱,属于文化、精神的产物,只有出了名人贤士的地方,才有宗祠前的功名柱耸立。功名柱顶端笔尖造型的是文官,狮子造型的则是武官。

夕阳西下,我们也结束了这天的游程,神奇的土楼、厚重的客家文化塞得思绪满满,再见洪坑!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 如茶


   上一篇:花香自有蝶飞来—永定永隆昌楼将迎来国家画院黄格胜工作室画家作
   下一篇:2016到永定土楼揽花去

版权所有@copyright: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闽ICP备10207656号-2
地址:中国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河滨路1号 电话:0597-5939631 传真:0597-5939631
技术支持:永定网 电话:0597-555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