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
客家土楼乡愁浓
发布日期:2014-11-12 09:00:06  来源:闽西日报  作者:刘永良  阅读:  

 村落,永远无法割舍的记忆

    永定县的客家先民融合中原地区的传统夯土建筑技术,建造了与大自然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土楼。这一座座土楼或方或圆,或高或低,构成客家人独树一帜的特色民居,散落于一个个村落。2008年7月,湖坑镇洪坑土楼群、高头乡高北土楼群、下洋镇初溪土楼群、湖坑镇新南村衍香楼、湖坑镇西片村振福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湖坑镇洪坑村、南江村及下洋镇初溪村、高头乡高北村成为中国传统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整体利用项目保护名单;湖坑镇洪坑村湖坑镇入榜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下洋镇初溪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湖坑镇南江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

    说起土楼,洪坑村的振成楼主人之一的林日耕心里满是爱,他说:“我永远在土楼,永远爱土楼。现在一家人和和睦睦地住在自己的土楼里,我很知足。”林日耕的五个兄弟大都学有所成,不少定居海外,唯独他独守祖辈留下来的土楼。“这里是我们的根,舍不得走。”11月2日,林日耕满怀深情地说,洪坑村作为文明之根的中国传统村落,有着珍贵的物质遗产,有着传统的客家文化。

    保护,为后代留下宝贵财富

    永定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坚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多措并举,让广大群众“记得住乡愁”,延续千年的客家故事。

    永定县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文物局,加强对世遗土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兴办了永定土楼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传承土楼营造和维修技艺。将古村落保护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有机结合,划定保护范围,在新农村规划建设时注意保持本土的建筑符号,建设保持与传统村落风格一致与大自然相协调的有品位有特色的新农村。

    从1998年土楼“申遗”开始,永定县共投入土楼维修和环境整治资金2亿多元。目前,已完成五云楼抢险加固支撑工程、振成楼加固维修工程和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振成楼等16座土楼的屋面维护工程,正在实施西陂天后宫、承启楼保护维修工程和五云楼全面加固维修工程。此外,永定县在全国首次利用激光三维测绘技术为承启楼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在全国首次将考古学方法引入土楼的研究。

    永定县还积极开展客家民间歌舞、戏曲、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等客家文化表现形式的搜集工作。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永定客家山歌等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土楼回响》、《土楼神韵》、《土楼》等精品力作构筑的“文化土楼”,日益成为土楼之外的别样风景。取材、取景于永定土楼的客家题材电影《衍香》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发展,彰显传统村落的魅力

    一方面是文化传承,保持传统村落特色和文化内涵;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以维持传统村落持续生存的客观要求,两者之间该如何统一?永定县领导认为,对于传统村落,首要目的是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但经济是个大问题,政府必须加大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引导村民挖掘并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

    近年来,为充分展示永定土楼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底蕴,科学有序地开发传统村落,永定县在立足保护前提下推进开发,在有序开发中强化保护,着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发展,现在的土楼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楼”。据介绍,永定县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数达2.6万人,间接参与旅游产业的人数达10万余人,特别是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就业人数超1万人,比2012年全国5A级景区平均2088人多4倍。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永定旅游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分别增收700元和600元,特别是景区群众人均增收达3500元以上。目前,永定县正在规划建设以客家土楼为依托、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影视拍摄、演艺动漫、工艺创意等文旅深度融合业态,让古老的土楼和传统村落大放异彩,彰显无穷的神奇魅力。


   上一篇:闽西永定县“客家家训馆”吸引大量台湾游客
   下一篇:福建永定岩太 喜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闽ICP备10207656号-2
地址:中国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河滨路1号 电话:0597-5939631 传真:0597-5939631
技术支持:永定网 电话:0597-5559836